第164章(1 / 2)

我的神棍老公 淳汐澜 3031 字 1个月前

☆、第35章 突破天巫境界

打发了冯母和周子君,张韵瑶回到了酒店房间,凌阳正坐盘座在床上,闭目悟道。

她不明白什么叫悟道,不过想来应该对修炼是极其重要的,不敢打扰,就坐在床对面,观赏打坐闭目的凌阳。

凌阳已进入了浑然忘我的境界,他从冯万宝身上得到了某个启发,只是这个感悟有些笼统,需要以一句精简的话而总结,可怜他生平读书无数,唯独找不了适合的言语来形容这种感觉,一时间急得抓耳搔腮。

冯万宝属于没做过多少善事,却一直心存善心,《荀子·劝学》曾有句话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”大意就是土堆起来成了高山,风雨就从这里兴起;水流汇积成为深渊,蛟龙就从这儿诞生;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,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,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。

只是,冯万宝这种情况,似乎又不属于这等善行。

冯万宝有向善之心,又是个信守诺言之人,成为了鬼仍不忘了生前的诺言,甚至放弃了复仇,只为达前生前所愿,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善行。

而崔判官就因为他的这种善行,破例让他成为鬼众,何偿不是想借冯万宝的高尚品德来照耀、感化别的鬼魂呢?

玉烛之美,日著遐方;击壤之歌,篇闻天下。敬由心起,五体所以外恭;情发於中,六识所以单到。故一善染心,万劫不朽;百灯旷照,千里通明。凭法致安,积善延庆。

凌阳忽然兴奋了,冯万宝成为地府鬼众,不正是因为一善染心,万劫不朽么?

崔判官这么判,不也是“敬由心起”,而借他的“玉烛之美”,来“日著遐方?”

冯万宝的经历,正是因为有善念深入心中,故经历万次灾难也不会磨灭,如同百盏灯火照耀着空阔的旷野,一片明亮。

“一善染心,万劫不朽,对,就是一善染心,万劫不朽。”凌阳大喜,忽然只觉全身一清清明,胸口忽然五气齐涌,直达识海。这是人的身体内的五行之气,他先是一惊,忽然又大喜,明白这是悟道而出的成果。凌阳是巫道双修,巫和道淬炼的都是身体道法,巫道双修,领悟的自然是天地大道的自然法则。今日凌阳忽然领悟到了修道之人的精华所在,所以厚积薄发,这是即将从地巫脱破天巫的重要步骤,对天道的领悟。

三花聚顶五气朝元,是世俗修行的巅峰,只有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境界,才能灵欲合一,进入天巫境界,踏入修行的另一重要境界。

?通俗地讲,若是把天巫之下的境界比作是凡俗,那么天巫之上的境界则可以称之为仙,进阶天巫境界,就能够踏入真正的地仙之流。

????从地巫跨越天巫,其实力又将是跨越式的攀升的。若把天巫以上的境界比作是成年大汉,那么天巫以下的境界,就好比才出身的婴儿,两者之间根本就无法比。

靠领悟天地法则才能够脱破到天巫境界,就可以御器飞行,腾空万里,一招一式都有着排山倒海的威力。

凌阳也没想到,靠着冯万宝的启发,居然让他突破到天巫境界,完全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。也更是明白了,修道,最重要的还是修心,炼心,洗心。也幸亏他心中存了一丝善念,也因为感受到冯万宝难能可贵的品德,这才不计后果地助他完全生前遗愿,没想到收获居然如此之大。这是凌阳万万没有想到的,当然,这件事也给凌阳一个启发,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

这话说得确实不错,又让凌阳感叹不已。

一股肉眼看不到的天地元气从窗外涌入凌阳体内,不断地淬炼他的身体,滋润着他的体内腑脏。

在凌阳的体内,一股浓郁的紫气正缓缓流动。

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”

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,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。长之育之。亭之毒之。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”

“儒曰人欲尽净,天理流行,释曰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道曰虚其心。”

“言欲念不生,则入真静,三花自然聚顶。”

凌阳轻声念着,只觉全身暖洋洋的,顶上三花,胸中五气,借助五行之力淬炼全身,凝聚五气,和五脏合一,从此道法大成,肉身彻底蜕变,达到道法巅峰。

道法原本就是阴阳五行之意,凌阳也属于与道法有缘之人,对于五行的领悟自然很深,此时凝聚胸中五气可谓是水到渠成。

????修出胸中五气,凌阳突然深吸口气,凌阳体内的元气并没有消散,而是更加迅速的凝聚,于此同时,凌阳手中快速掐印,操控元神,直接融入肉身。

凌阳修炼出的三个元神。本命元神,紫府元神,太清元神全开始壮大,并以肉眼的速度俞发凝实。

特别是凌阳的本命元神,先前还只是缩小版的婴儿形像,忽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渐渐长大抽高,变成一个半大少年模样了。

这就是地巫与天巫的巨大差别。

从地巫九品后期突破到天巫,也就是一

突破到天巫,也就是一个小境界而已,实际上,却是巨大的天堑鸿沟。

凌阳的本命元神融合了上古巫术和道法传承,元神也逐渐修炼出肉身,再假以时日,绝对可以当作凌阳的第二战斗力。

至于紫府元神,纯碎的以道家修炼出来的元神,更是凌阳以一魂一魄化练而成,虽是透明缥缈状,尽管没有肉身,只有灵魂般的虚元状态,好处却是享有凌阳实体的所有法力修为,却不受任何物理攻击,并能撕裂空间,赤地千里,战斗力依然强大。

至于太清元神,这尊元神无法拥有法力,却是凌阳以功德入道的重要护身符。

打个比喻,凌阳若哪一天做出违反天道之事,受天道谴责,给他抵挡天罚的必是太清元神。

而太清元神越是强大,凌阳在对抗天道中就多了份法笃胜算。

当然,不到万不得已,凌阳也绝对不会与天道作对就是了。所以目前来说,太清元神还从未替他抵挡过天罚。

而太清元神另外一个好处还是,凌阳累积的功德越多,太清元神越强大,等壮大到一定程度时,就可以立地成圣。

在华夏国的道家传说中,“圣人”指知行完备、至善之人,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。总的来说,“才德全尽谓之圣人”。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“至善至美”的人格追求,所以圣人的原意,是专门指向完美的。

所谓“圣人”,上左有“耳”以表闻道,通见天地之正理;上右有“口”表以宣教正化于众;下为“王”以为万众之所仰。

《黄帝内经》开篇在《上古天真论》谈论了真人、至人、圣人、贤人四种圣贤。对圣人是这样描述的。曰:“其次有圣人者,处天地之和,从八风之理,适嗜欲于世俗之间,无恚嗔之心,行不欲离于世,被服章,举不欲观于俗,外不劳形于事,内无思想之患,以恬愉为务,以自得为功,形体不敝,精神不散,亦可以百数。”

通俗点讲就是:圣人就是对社会对人类作出了最大的,史无前例的贡献,比如,发明字的字圣仓颉;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被尊为“元圣”和儒学先驱、奠基人的周公,

被称为大圣、老圣的老子;画圣吞道子;商圣范蠡;谋圣张良……这些都是在某一领域作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出贡献的,才会被尊为圣。

这些人死后,无不例外,被封为圣,位列仙班,地位高于诸神,只受天道约束,不受天庭天规束缚,逍遥自在。

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就是因为他善于分利于民。

“民之生也,辟则愚,闭则类。上为一,下为二。”凌阳忽然被启发了无穷灵感,感悟越来越多,身上的紫气越发浓烈。若说之前的紫气只是带着淡紫,那么,现在的紫气就可比先前浓郁得多了,可谓是深紫。

“灵欲合一!”凌阳心中低喃,太清元神之力融入身体,只觉通体舒泰,灵魂被洗涤,一时间灵台一片空明,舒服透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