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节(2 / 2)

“你说,贺涛怎么就对她那么好?我可是头一回见他主动给别人送东西。”

“不知道,可能省决赛的时候见过。”

“我听人说,他决赛那天在考场上犯病,是一个女生帮他找的药,会不会是谢苗?”

几个女生面面相觑,都觉得很有可能,不然贺涛为什么对对方那么好实在说不通。

好一会儿,杨晓春才率先低下头,“算了,学习是给自己学的,她爱怎样怎样,咱们管不着。明天课前演讲轮到我了,我得赶紧写稿子。”

今年竞赛模式有所变动,数学更贴近imo,英语则除了笔试和听力,又多了口语。

现在每天上课前,何秀珍都会让两名同学做一个三分钟演讲,明天刚好轮到杨晓春。

不止她们,何秀珍发现谢苗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数学上,也皱起眉。

趁着晚自习,她把谢苗单独叫到走廊里谈话,“你最近在数学上是不是花了不少工夫?”

“嗯。”谢苗点头,“之前四个月没上竞赛课,我的进度有点落后。”

“我知道你要参加两门国赛,时间上比较紧,也比其他同学辛苦。但英语才是你的长项,我觉得你把英语抓好了,绝对可以冲刺一下一等奖。”

那次贺涛发病,何秀珍在现场见过谢苗,知道是谢苗帮了贺涛。

她对谢苗印象不错,也是真为她着想,“门门通不如一门精,两个二等奖怎么也比不上一个一等奖。我觉得你精力不够,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有所取舍,抓住自己最擅长的。”

何秀珍能担任省队辅导老师,不论是讲课水平还是负责任程度,都不是唐娟能比的。

谢苗知道对方这是在为自己着想,可她也的确没放松对英语的学习。

只是上辈子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竞赛,英语俨然已经成为她的第二语言,并不用像数学那样花太多心思,她就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刷数学题了。

想想对方也是为自己好,谢苗认真听完,郑重跟对方保证:“老师你放心,我绝对不会放松对英语的学习,不信你可以看我接下来的英语成绩。”

何秀珍见她坚持,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等她自己吃了亏再找时间和她谈。

毕竟是年轻人,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很正常,多磨磨就好了。

没想到谢苗没吃亏,她却先被谢苗给惊艳到了。

每天课前演讲是按照座位排的,谢苗和贺涛都是第四天,贺涛在前,谢苗在后。

说起来,这次决赛规则一改动,对贺涛反而更加有利。

他爸爸是外交官,他听力和口语天然便占优势,这两部分分值越大,他越容易拿高分。

所以班里没人愿意在他后面演讲,太容易被衬得一无是处了,也太打击人自信心。

谁知谢苗上台时居然表情淡定嘴角含笑,仿佛一点没受到影响。

同学们都有些意外,就连站在教室后面听的何秀珍也不动声色挑了挑眉。

在十双眼睛的注视中,谢苗轻松随意地开了口。流利的伦敦腔带着一点优雅自持,又带着点轻幽默,拉家常一般将大家引入对英国饮食文化的探讨。

“纵观历史,中国人对吃永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。我们有八大菜系,我们有煎炒烹炸,我们有丰富多样的食材。我们可以写一本书,将它命名为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这本书大概会比英汉词典还要厚,英国人却只有舌尖上的土豆……”

她说得自然流畅,所有人全渐渐入了神,听到有趣处还会跟着一起笑。

这时候,三分钟就显得太过短暂。

等谢苗说:“我的演讲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”同学们都有些意犹未尽。

“你对英国的饮食文化很有研究?”何秀珍突然用英语问。

“不算有研究。”谢苗回,“就是看英文原版书的时候从中窥得一二。”

“哦?你还看过英文原版书?”

何秀珍来了点兴趣,“说说你都看过哪些书,对哪一本印象最为深刻。”

印象最深刻的,当然是《傲慢与偏见》了。

可能是有切身经历,谢苗提起这本书颇有见解,英语也像不需要思考似的,张嘴就来。

同学们听着听着都愣了,有时候她语速稍快,他们甚至有些听不懂。

这个谢苗,口语这么厉害的吗?

一片震惊中,何秀珍率先笑着鼓起掌,“不错。”

接着掌声陆陆续续响起,渐渐连成一片,就连杨晓春等几个女生也满眼惊叹、佩服。

谢苗的英语水平真的不在贺涛之下。

她绝对有实力拿省第一,甚至,有实力去争那全国只有十名的国赛一等奖。

谢苗说到做到,无论花多少时间在数学上,英语始终没有落下。

而随着她和展鹏、于得宝的数学不断进步,渐渐赶上班里其他同学甚至名列前茅,为期一个半月的赛前集训也接近了尾声。

他们,就要出发去京市参加为期六天的全国知识竞赛了。

大概是因为儿子身体不好不放心,出发那天,贺涛的妈妈亲自去火车站送的他。

</div>

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