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4章 第二近卫骑军(中)(1 / 2)

北唐天下 蛤蟆吞地 1184 字 21天前

登门赔礼道歉,这都不算多大的事,反而或许会因祸得福,让老百姓更认可自己,李思钰自己也没觉得脸有多大,比百姓又高出了多少,礼义廉耻,国法礼制,在这个时代,这些伦理道德已经沦为了他人脚下肆意践踏之物,未能一点点把丢失的重新找回来,在百姓间重新立起规矩,中兴大唐,重整天下,这也只是水中月、雾中花罢了。

人心稳,天下才稳,人心都不稳,整日想着如何打家劫舍,如何杀人放火,天下又如何不乱?

越是身居高位,越是要极力约束自己,上不敬,下则乱。

事虽小,赔礼道歉算不得什么,做错了事,弓个腰,说几句歉意话语,再掏些钱财寻个郎中,这些都不算个事,若非阿蛮是心善做了恶事,尚有情可原谅,要不然……

李思钰没把这事看的太重,如同自家孩子在外调皮捣蛋,坏了人家屋舍、菜地一般,再说,阿蛮也不是故意作恶,小惩即可。但是,陇右飞鱼卫传来的消息却不得不让李思钰重视起来。

营州军是关外营州之地军卒,关外又是番汉混杂之地,其名下军卒多有番人夹杂于其中,吐蕃人在大唐退出西域后,番人几乎遍布整个关外之地,从极西,一直到东海岸边,几乎都有番人身影。

说是番人,其实也不能说是番人,而是番人治下胡族,真正番人并不是很多,而且还大多居于河湟、青海之地。

胡族中,往往羌人被当世人纳入番人之重,概因高原羌人早已为了番人为主。羌人大多都差不了多少,肩宽而矮壮,营州军中同样有大量羌人存在。

李思钰入关后,他并未把天下节度使们视为大敌,尽管也很重视,但是他从未把这些节度使们放在至高无上的顶端。

天下动乱已久,所谓的精锐也只是一二,余者皆为持刀的民夫,与大唐鼎盛之时相差甚远。营州苦寒,百姓多悍勇无畏,与秃头蛮厮杀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军卒,又岂是关内“民夫”们所能抵挡的?

势如破竹也不算多么奇怪之事,只是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关外苦寒,所遇军卒皆民夫一般,很容易让其狂妄自大,很容易迷失在中原之地,成为一支默默无闻之军,正如当年安禄山之乱,最后也只能泯然众矣。

李思钰知道这些,他在入关后就极力约束军卒,把他们死死困在身边,竭力避免与外接触,所为者,就是要保证他们足够的强悍无畏,能够面对延续了几个世纪的西方大敌。

吐蕃人的秉性,李思钰很清楚,坚韧而无畏,这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有关,虽然此时的吐蕃危险性已经降低了许多,但他还是对这个阻住了西域通道之族极为谨慎、小心。

信件内容不是很多,只有简单几句话语,李思钰却从中看出了凶险。

有钱了,有权了,就一定是贵族吗?皇帝册封了贵族身份,就一定是了贵族?延续了数百前年之久的贵族,天生就有自身骄傲,国家同样如此,看到孟浩为了大唐尊严,不顾自身安危,毅然带回那些秦州该死之人,对此,他很是欣赏赞同,人得为个理想而活着,为国之尊严而活,为国而死而死!乃人之志高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