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侯君集?(1 / 2)

大唐孽子 南山堂 4574 字 1个月前

蓝蓝的天空,雪白的几朵云朵漂浮在其中。不远处的观狮山虽然没什么高大的树木,不过一人来高的灌木倒是不少。

地面的青草都已经冒出了嫩芽,拚命的追赶者春天的脚步。

而在一座鲜为人知的作坊里面,几道浓浓的黑烟,却是和这湛蓝的天空有点不那么搭配。

钢铁作为重工业行业,不管是哪个年代,里面的工作环境都谈不上多好。

楚王府的炼铁作坊自然也不例外。

环保措施?

那是什么?

不用说,炼铁作坊里自然是没有的。

所有的气体都是直接排放到空中,不作任何处理。

可以说,楚王府的这个炼铁作坊,比后世任何一个作坊式的炼钢厂都还要山寨。

不过,只要能够炼出钢来,李宽觉得一切都是可以容忍的。

“哐!”

“哐!”

薛礼和席君买彼此惊讶的继续互劈了几下。

“怎么样?我就说了这两把刀都差不多,我们作坊炼出来的钢不比人家的百炼钢差。”

戴全看到薛礼和席君买还是不肯相信事实的样子,忍不住不爽的怼了一句。

像戴全这种在新的工匠等级制度里面,唯一的八级工,在楚王府内的地位还是蛮高的。

要不然也不敢怼薛礼他们。

薛礼看了看手中的横刀,虽然有几个缺口,但是原本自己以为第一次碰撞就会断成两截,结果居然挺住了。

“王爷,这横刀如果真是使用直接冶炼出来的精钢制作的,那这个意义可就真的太不一般了。”

作为一名武将,薛礼自然很清楚大量精钢对大唐的意义。

至於戴全的些许吐槽,那又算的了什么?

要是吐槽一次,就能有一个这样的惊喜,那薛礼愿意天天被人吐槽。

“那是自然。有了这精钢制作的技术,王府的产业就补上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。”

李宽看着眼前的高炉,虽然和后世自己参观的钢铁厂的规模完全没法比,但是这也算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了。

“王爷,这精钢已经冶炼出来了,是否立马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呢?”

戴全作为楚王府最全能的匠人,自然是知道王府的各个产业之前受到了多少钢铁的掣肘。

不说其他的,单单南山建工修建大明宫的时候,屋顶的横梁,如果有足够的精钢,就压根不用使用巨木了。

“现在作坊里头的炉子,有几个是能够直接用来冶炼精钢的呢?”

等了这么久,总算是等到了技术的突破,李宽自然也想以最快的速度把精钢的产量提上去。

不管是兵器还是各个作坊的设备,亦或是各种农具,如果能够使用精钢制作,绝对还是比木头或者铁料要好很多。

而现在一块好的精钢,那可是比铁料贵太多了,跟木料比起来就更是天价了。

“王爷,眼前的这只炉子所在的工坊,是今天就可以继续开始炼钢,其他还有两座工坊的炉子,稍微改一改,过个几天也可以用。但是还有几座的话,估计就只能用来炼铁了。”

说起作坊里的事情,戴全自然是头头是道。

对於炼钢来说,其实前一道工序就是炼铁,将铁水进行氧化,去除多余的碳,就能得到钢水。

所以,为了研制炼钢的技术,楚王府的这个作坊里,都是把一条生产线放在一个工坊里,连续建设了几座工坊。

而有的工坊,虽然看上去也有几座炉子,但是因为设计的原因,哪怕是在炉子里炼了几次,出来的都不是大家想要的精钢。

倒不如把这些工坊改造一下,全部用来冶炼铁料得了。

反正王府下面那么多作坊,精钢虽然好,但是铁料也不是完全没有需求。

“好,那就开始炼钢吧。与此同时,在旁边再兴建一批工坊,尽最大的可能把精钢的产量提上来。”

李宽没有直接说要一次性多建设几条炼钢炉子。

作坊里的匠人需要一个学习培养的过程,要是自己直接说,先上十座炉子吧。

到时候难保不出现品质或者安全问题,这就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了。

如今精钢紧缺,这几年,各个作坊可是吃了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不少的亏,也差不多到了收收利息的时候了。

要是关键时候搞出问题来,那还不如稍稍晚一点呢。

毕竟,炼钢涉及的东西还是挺多的,单单为了容纳高温的铁水需要的炉子的材料,就花费了匠人们不少的心血。

再加上焦炭的炼制,也是一个创新,炼到什么程度,才能最符合炼钢的需要,这也是一门学问。

不客气的说,单单把楚王府炼铁作坊的东西拿出来,都可以在观狮山书院支撑起一个学院的研究了。

“王爷您放心,这个月底,我们的作坊出产精钢就能达到五千斤以上,等到下个月底,我有信心达到一万斤一天。

戴全信心满满的说道。

这些年,他在组织改进炼钢工艺的同时,也有在考虑大规模量产的问题,如今只不过是把方案变成实物而已。

“一万斤一天?”

“一万斤一天?”

李宽和薛礼同时发出了疑问的声音。

只不过,薛礼的疑问是充满了惊讶和不可置信,真的能有这么多吗?

而李宽的疑问却是觉得有点意外和不满,只有这么一点?

不过,想到这个年代,整个大唐的年产钢铁总量也就一千来万斤,这日产一万斤,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嫌弃的了。

要知道,那一千多万斤的产量,大部分都是铁料,而戴全说的则是精钢。

不客气的说,这个精钢产量,绝对是冠决大唐了。

也就难怪薛礼会发出惊讶的声音了。

“王爷,一万斤也不是不能再提高了。但是新建工坊需要时间,不过你放心,等到今年年中,日产两万斤也不是问题的。”

戴全一看李宽的反映,知道自己还没有达到他的期待。

王爷的眼界,果然不是我等微末匠人可以比得上的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