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 撂挑子(2 / 2)

从1983开始 睡觉会变白 1629 字 2个月前

试才题对额,主要体现大观园的布局,还有贾宝玉的才气。宝玉诗文写的不错,只是碰上两个开挂的姐姐妹妹。

今儿是第八集,《荣国府归省庆元宵》。

元妃省亲和可卿出殡,是规模最大的两场戏,用心用到了极致。以这年代的电视剧水准,怕是封建贵族奢华场景中的巅峰之作。

而且演员选的好,成梅一看就珠圆玉润,富贵大气。

不像少红大师,书里明明写男丁在西街门等,女眷在大门口等,结果少红让男丁女眷都挤在大门口。

然后凤銮过来,帘子一掀,呀,出来个大马猴!

第八集结束之后,便是许非跟戴临风建议的,增加一个谈话小节目。提前录制好的,请些主创、学者讲讲里面的风俗典故,拍摄趣闻。

此外,老头果真联系教育部门,在各中小学开展写观后感活动,选佳作登在报纸上。

我滴个妈妈!

许非一阵心虚,为那帮可怜的孩子默哀。

…………

“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!”

“人人关心亚运,人人为亚运出力!”

“亚运为国争荣誉,我为亚运添光彩!”

7日一早,许非去上班的路上,发现隔了短短几天,京城街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宣传标语。

广播在播,大喇叭也在喊,各居委会专门设立了捐款箱,扯着横幅,来捐款的还能得到一张小凭证。

第一个捐款的,是苏省建湖县湖中小学的颜海霞。

她就是在两个月前,在报纸上看到了京城副市长的演讲,不知亚运会为何物,只晓得国家要举办一项活动,然后穷。

她便将省下的1块6毛钱全捐了出去,遂被铭刻在历史之中。

却说许非骑到电视台,人刚露面,就被李沐叫了过去。

在主任办公室里,李沐笑呵呵道:“去香港感受怎么样?”

“感触良多,三言两语讲不完,我打算写出来。”

“又打算写内参了?”

“也不算内参,是一本,呃……”

他比划了一下,道:“主任,能不能搞个内部刊物。就是大家投稿,然后每期印个十几本,我们自己看。”

“详细说说。”

“其实就是一种包装,这年头不兴酒香不怕巷子深了,得会自我宣传。

比如《胡同人家》,尤导没事写点工作日记,大钢子拍拍现场照片,往里面一放,再来点游记散文什么的。

一是能作为资料存档,二是能展现风采。人家领导来视察,我们把这东西端上去,妥妥的就是新时代电视人的精神风貌啊!”

你丫怎么就不能消停一会?

李沐皱眉想了想,还真可以,“成本小,见效快,嗯,这事我心里有数。”

“嘿嘿,一看您就是英明神武,千秋万代,在您的领导下,我们披荆斩棘……”

“行了行了,少拍马屁!”

李沐打断,又道:“那个拉广告的事儿,台里批了。但怎么拉,我们没经验,我已经号召大家都试试,有路子找路子,有人找人。你提出来的,更得加把劲,经费多了都高兴。”

“我明白,明白。”

俩人聊了聊,知道《胡同人家》布景差不多了,剧本已经写了二十集,暂时停一停,把这二十集先打磨完善。

“主任,服装方面我有点想法。别的照往常来,白奋斗和陶蓓能不能交给我?”

“怎么个意思?”

“我想给他们专门弄几套,白奋斗是主角,陶蓓是模特,穿着打扮肯定不能跟旁人一样。”

“也成,你先试试。”

“诶,那没事我出去了。”

许非抬屁股刚要走,尤晓刚忽然跑进来,“主任!哎小许正好你也在……你找的那个王姬,忽然说不演了,要出国。”

“啊?”

他顿时也一惊。

(还有……)